镇江定制西装哪家好-镇江定制西装哪家好一点
扬州三月份温度大概是多少
扬州三月冷不冷?扬州三月平均温度是4℃~13℃。
白天平均13℃,建议穿套装、夹衣、风衣、休闲装、夹克衫、西装、薄毛衣等保暖衣服。夜间平均4℃,建议穿风衣、大衣、夹大衣、外套、毛衣、毛套装、西装、防寒服等保暖衣服。
江苏三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常州(20℃)、南京(20℃)、镇江(20℃)、常熟(20℃)、丹阳(20℃)、高淳(20℃)、江宁(20℃)、金坛(20℃)、句容(20℃)、六合(20℃)
白岩松: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
昨天,白岩松作客位于镇江的江苏大学,做了一场主题是“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”的讲座。一开场他就告诉同学们:“我夫人是镇江人,她弟弟是这所学校毕业的,在他们的‘威逼利诱’下我来了,你们从这可以看出我在我们家的地位。”把同学们都逗乐了。
谈人生: 失败可以是更好人生的开始
昨天一大早,江苏大学小礼堂就挤满了来听白岩松讲课的同学。上午10点,白岩松准时出现在讲台上,他没有西装革履,而是穿了一件黑白条纹短袖,显得少了些在镜头前的锋芒,多了些随意和亲切。
“当下的中国成功学泛滥,其实,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,但没有人教我们十有八九的失败该怎么度过。”白岩松说,其实“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”。“我大学毕业后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到,才发现自己的人事档案被退回了学校。”白岩松说,自己当时真是五雷轰顶的感觉。一年后,白岩松又被分配到了《中国广播报》,在这里,白岩松得到了更多展现才华的机会,被分到筹办中的《东方时空》栏目。
“失败可以是更好人生的开始。”白岩松认为,天天觉得怀才不遇的人会终身怀才不遇,建议大学生们不要在意输赢,而是体会过程。
谈未来: 90后格外看重精神上的追求
现场学生大多都是“90后”,与社会普遍在“90后”身上贴的负面标签相反,白岩松对于“90后”是出人意料地赞赏,表示自己对90后充满着期待。他看好这一代人有可能给未来中国带来巨大的改变,“当我在观察他们的时候,我发现他们往往把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以一种漠视(的态度)来完成。他们对自己的兴趣格外在意,对物质的东西没有那么大的兴趣,但是对于精神的追求格外看重。”
见过明星真人是一种什么感受?
见过明星真人,这样的体验我有,而且有很多次,会有一种兴奋感,但同时,也会因为与想像存在落差,略略带有失望。当然,更多的时候,会更加的佩服明星们,他们的成功,绝否偶然。
第一,偶像类明星,常常表现为技能单一,而粉丝给予的人设高度完美,真人与荧屏有明显落差,要学会适应,毕竟他们也是普通人,外面稍稍加了一层光环而已。比如中国乒乓球队的主力,几乎都到过镇江,因为这里是全国重点乒乓城市。别看他们名扬天下,但都还是孩子,一蹦一跳的,与邻家孩子相仿。刘国梁那时就爱歪着脖子打球,孔令辉比较内敛,杨影比较活泼,邓亚萍比较外向,王励勤就是听话的男孩,还会害羞地红脸,在采访他们的时候,各自的个性一目了然。
那时候,特别想看到王励勤的大刀阔斧,对一对刘国梁的左撇子怪拍,我提了一个问题,问张燮林,你对两位爱徒的水平怎样评价?老张好狡猾,各有千秋,谁发挥好谁就会赢。
真刀真枪地打,刘国梁应当不是王的对手,但王是老实孩子,太实诚了,发球都不怎么变化,就那么看着他,0比3输给了刘国梁。当时的感受是,听话的孩子,不够霸气,真是运动员的大忌。
刘国梁当时就表现出了爱思考的一面,我听他对张燮林说,唉,有个记者,把教练的称呼都搞错了,真是的。呵呵,这不懂球的胖子,还真的很在乎记者细节。
第二,学者型明星,常常表现为技能全面,而粉丝对他们的人设太高大,表现为局促不安,如捣棉花之中。我对这一类明星比较佩服,毕竟他有过人的知识体系,值得尊重。易中天和余秋雨,都到过镇江。易中天在镇江作了一次讲座,其中妙句迭出,掌声不断。本来这样已经很好,但主办方有点过了,突然出了道题,出了个上联,让易老对一句下联,要与镇江有关。具体内容我已忘了。但至少我是不太满意的。应当说是中规中矩吧。我看了之后,心中了然,易老师并不是急智一类的人才,他的长处在于积累丰厚,需要给他时间慢慢讲述,不要逼他。
余秋雨属于老江湖的学问家了。见过太多的记者了,经常在回答问题的时候,不知不觉,他在反问你了,你总会陷入他的知识体系中。他讲了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区别,他说:文科的人,赞美天空之美,是一句又一句的优美词汇;而理科生呢,他们看天空,看到的是空气成分的复杂,光的亮度与厚度,完全不一样。不过,他建议,理科生与文科生,可以在思维上互相借鉴,对于研究学问是有帮助的。
一听就是老练的演说家。反正余秋雨的现场发挥,不比他的文笔逊色。
第三,国宝类艺术明星,常常表现为生活与艺术的衔接,戏如人生,人生如戏,在他们身上表现突出。与他们交流,会有时光的重叠感,宛如在舞台与现实中穿梭。戏曲大师尚长荣来过镇江。老爷子往那一坐,天然的威武之气,大大的会议室,就成了他的舞台。一亮嗓,就是大师的调儿。不须听他讲什么内容,光听他的声音,就是非常珍贵的享受。
那次,本来准备了一句词,请老人家写。但老人家还是很认真的,他说,我不太好写有偏向的词儿,就写写一般的吧。
可以理解啊,老人家到过的地方太多了,留下的墨宝也多,夸奖赞美一个地方,总得有个度。他简简单单地写了个,向镇江的电视观众问好。
哈哈,我想,其实就像某一个趣闻,一名大书法家写了一个内容,不可随处小便。有好事者把次序一调,就改成,不处不可随便。多么有趣的墨宝啊。
尚长荣的此句,也可以调嘛。镇江电视,好。
哈哈哈哈。此处有些调侃,顺致尚老爷子好。愿您艺术长青。
因为作记者的关系,采访过的名人太多了,比如陈述,比如王文娟,比如陶慧敏,比如杨钰莹,比如孟庭苇,比如胡文阁,比如成方圆,比如童祥苓,等等。每个名人一出场,他的一举手一投足,一个眼神,那种范儿,自然而然,就有个性的气质在那儿,这是很多年很多场合很多机缘中累积起来的,你只不过是刚刚进来的外来者,你一下子踏入他的气场,是你适应他们,而不是他们适应你。这就是名人与普通人的区别。
写到此,我忽然就想到了陶慧敏,那一次,在镇江体育馆,采访她的时候,那么年轻,双眸如星,活闪活闪的,还有点小小的羞怯,应当是她刚刚成名不久,看来,很少有名人在现场略带紧张的,陶慧敏算一个了,但由此,我更加地喜欢她的表演,因为,其中有纯与真,让人过目不忘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